Tuesday, October 23, 2012

教育怎麼“辦”

教育是國家繁榮進步的動力。在制定及推動各種教育政策上,整體而言,政府沒有掉以輕心。

繼2012年財政預算案全面落實免費教育後,今年9月出爐的2013年財政預算案中,振興教育與培訓是預算案的五大重點之一,而教育部獲得的撥款也高達387億令吉。

不久前出爐的教育大藍圖,儘管其部分內容是遭致了一些的批評及爭議得沸沸揚揚,但是站在教育的基礎上,藍圖仍以培養國家的下一代為目標。

眾所週知,教育是關係到全民的問題,牽涉的問題多而廣。而我們最常聽到的爭議,就是捍衛母語教育以及教育撥款多與少的問題。在一個多元化的環境中,政府固然不能忽略這把聲音。母語教育和撥款的問題,該改善的就改善,該糾正的就糾正,該解決的就解決。

一個國家的教育,除了必須面對及處理以上的問題,對我們下一代的教育問題的關注,很多時候關係到孩子們身心智的培養問題也不應該被忽略。尤其是施教的老師、受教的學生和家長的共同參與,不缺席孩子們的學習過程,這些都是孩子們快樂學習和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

過去這幾年,因為多次參與一些華小的活動,親眼看見許多教育工作者對他們工作的任勞任怨,與孩子們打成一片的畫面,是令人感動和欣慰的。

其中有一間是微型華小,全校各年級就只有127個學生。值得一提的是,校長和老師都能夠清楚知道每一個孩子的名字和他們學習的進度。

每一次學校舉辦各項活動如益智運動會、兒童節還是學術比賽頒獎禮,董事長和多位家協成員肯定抽空出席,台下也有許多孩子們的爸爸媽媽公公婆婆,不停的給上台領獎的孩子鼓掌拍照、加油打氣。

這裡的老師除了教學以外,也得忙於校內各項活動。但他們是樂在其中的,相信這是他們和孩子們亦師亦友的關係。也因為這樣,最近在一個活動上,該校校長對督學說:“我們這裡沒有老師要申請轉校。”

雖然這是微型華小,校內卻有不少的友族學生。各族小朋友互助友愛、融洽相處的精神,足以叫那些整天吵著種族問題的大人們汗顏和丟臉。

說了這麼多,我只是希望那些做政府的、那些做政治人物的,就別單純的以為承諾會建多少間學校或是宣佈了給多少的撥款,就當對教育工作功德圓滿的了。

對許多人而言,這只不過是一些人消費了教育課題而獲得的政治籌碼而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