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28, 2012

226很“黑青”

有關於檳城綠色集會2.0的暴力打人事件,在面子書塗鴉牆不停的“滾動”,我雖然人不在現場,但我相信“照片會說話”。有看照片的人,相信會很“火滾”。

我們生氣,怎麼我們的國家會出現這種暴徒,光天化日無法無天的粗野對待群眾、拳打腳踢正執行采訪工作的記者。我們更生氣,明明有警員在現場,但這些有“人民保母”之稱的執法人員,竟然對暴力事件視若無睹,沒有制止事件。再說,記者在類似的采訪工作中被襲擊事件,已不是“新鮮事”了。除了一再譴責和政治化事件,我們迫切希望有關方面能確保集會中的每一個人的安全獲得保障。

308這場政治海嘯,在一定的程度上,的確催生了大馬民主程序中的兩線制,尤其是關乎到國家和人民的課題,我們可以從民間組織自發性的舉辦論壇、辯論會、人民集會中看到,這些活動的最基本意義,就是要建立一個官民理性交流、和平對話的管道來解決問題、也來分析思考從政者的政見。

沒錯,在308之前,像政黨領袖公開辯論、人民集會的活動是相當的冷門和陌生的。不過,好在前朝政府在這方面的工作也沒有絲毫的馬虎,全國首創的“檳城地方政府論壇”是模範。這個論壇主要邀請各政府單位和非政府組織面對面交流及提出意見,暢通民意渠道,集思廣益制定決策,來提昇及加強地方政府的運作。

而後308的政壇,說實在的,一直處在紛紛擾擾的狀況,16場的補選、916變天、709大集會、國陣民聯各黨的內憂外患、朝野領袖惡拚交鋒等各種因素,確實帶來了不少的負面影響。不過,能夠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這些事件的發生同時候促成了人民力量的強大和首相納吉的開明政策,廢除了內安法令、放寬集會,官民努力推動民主化的進程,這個面局是大家樂見其成的。

遺憾的是,當我們正為民主力量跨前一步的這個小成就而歡呼時,當我們以為自己逐漸走出了閉門式交流和對話的門檻時,另一方面,我們卻得面對著那些與文明嚴重脫軌的滋事分子在搞破壞,這些人或許自詡英雄戰士,但以他們野蠻放肆的低劣行為的程度看來,這是大馬進入民主社會的跘腳石。

寫這篇文章時,心情是很“黑青”(瘀傷)的。因為226反稀日綠色(人民力量)與黑色(暴力行為)的強烈對比,很多人的心都“黑青”了。#

Tuesday, February 21, 2012

小心“sue”你

谷歌(Google)的搜尋功能是公認的厲害。厲害到我搜尋不到任何有關前檳州首席部長丹斯里許子根博士,又或者已故第二任檳州首席部長敦林蒼祐醫生在他們執政檳州39年內有“sue”到任何的政敵、媒體、非政府組織甚至是公眾的新聞記錄。

谷歌又很厲害。當我輸入現任檳州首席部長林冠英的名字,結果顯示林首長sue人的記錄一屢屢。原來YAB(非常尊貴的)不只在演講時很會shoot(攻擊)人,在很多課題上更厲害sue人(起訴)。被他起訴的有《前鋒報》、《新海峽時報》,近期的竟然要動輒政府的資源來起訴他的“眼中釘”丁福南醫生。

對於非政府組織,林冠英雖然還未至於動用法律對付,但他措詞嚴厲抨擊非政府組織“有眼不看,有耳不聴,有心不感受”這種得勢不饒人的話,也彷彿給了這些非政府組織一個緊箍咒、下馬威般的最好別惹到貓政府頭上來。

如果說許子根博士為人溫文儒雅、有學者的泱泱風範,不因一些異議者就采取高壓手段是無可厚非的話,那麼,對於這麼多年以來被許多檳城人視為作風強硬、氣勢凌人的林蒼祐醫生,就連一個告人的記錄都沒有,這又怎麼說呢?

林蒼祐醫生在任首長時,也一直被林冠英的父親林吉祥瞄準來打,1990年大選終於被林吉祥拉下馬並淡出政壇。老人家在2010年過逝那一刻,才獲得行動黨尤其是林氏父子的歌功頌德。至於308之後的許子根博士,也沒有一天的好日子過。這4年以來,許子根可說受盡了林冠英和一些人的侮辱、影射、批諷和指控,但他還是從未起訴過任何一個人。也許他明白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就應該準備被公評與監督的下場吧。

這4年以來,除了貓首長,其他很會告人的民聯議員也不乏,舉例,日落洞國會議員黃泉安起訴為了反對非法電訊塔捍衛人民健康的涂仲儀醫生;檳州行政議員劉子健發律師信給揭發威南非法採沙案的前武吉淡汶區協調員陳賽珍;最轟動的是23名檳島市議員因出國考察涉及赴歡場疑雲而恫言報館在法庭見等事故。

民主的政治,不是“建立”了一個言論廣場就算,不是“繫上”了代表新聞自由的黃絲帶就算,不是“提呈”了自由資訊法令就算的各種各樣流於層面的小動作。

民主的政治,是要看到領導人和政治人物對各方建議和批評的寬容和接納。民主的政治,是要看到新聞工作者零壓力下的工作環境,不用擔心自己的新聞踩到地雷,不用淪落到只報喜不報憂的“官方工具”。民主的政治,是任何一個人都有權力質疑政府的政策和工程等計劃,不因此而被政府挑戰出示證據,不然就在法庭見的下場。

政壇上,往往就有一種人,最會搖旗吶喊、祭出民主、人權、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等口號。可是,當權力到了手裡這些口號就荒腔走調。當口號變了那些年的事,sue你就是我現在要做的事!吹咩!#

Tuesday, February 14, 2012

迎車龍

這個新春,有My Astro的“開心樂龍龍”萬人MV陪你過年;大年初一檳城的各家醫院有龍寶寶的到來;新年賀詞有龍馬精神、行運一條龍好話通通來;祥龍水龍成龍李小龍史狄龍,什麼龍都好,檳城人現在最怕的是困車龍。

檳州的道路已車滿為患。平日的上下班時段、週末、公假、學校假期,許多要道甚至住宅的小道一定會堵車,管它繁不繁忙時段,困車龍變了檳城人的家常變飯。

像上週連續三天,我國迎接三大種族及宗教的節慶,即穆斯林的先知誕辰、華人的元宵節以及興都教的大寶森節,人潮多,車輛更加的多。那幾個晚上,我必須出門赴約,回家的路上簡直苦不堪言。其中從理大到白雲山路我的家,原本只需最多30分鐘的路程,我兜來兜去,始終兜不到一條沒有阻塞的道路回家。結果,困了近3個小時的車龍。

檳州的交通問題,有如燙手山芋。那個官要是管了那個官肯定會挨轟沒好日子過。前朝有希爾米醫生、丁福南醫生,現在就有曹觀友先生了。曹氏不久前發表了一句很不冷的冷笑話,他說塞車,大家就不要一起出門咯。還有個做旅遊部長的,竟形容塞車是繁榮昌盛的現象。好心你們這些官大人啦,就算對交通問題束手無策也別發表令人噴飯的話。

記得我曾準備檳州人口和車輛比例的資料,單在2007年的數據就顯示檳州車比人多的情況了,人口有144萬,註冊車輛則是147萬。2011年8月,曹觀友說檳城人口達150萬,但註冊車輛超過220萬輛。

前朝政府不是不曾尋策來改善及解決交通阻塞的問題。問題是當年要興建外環公路,卻被仍是反對黨身份的行動黨反對到底。而當這計劃在第九大馬計劃下展延後,行動黨理應高呼萬歲,但做了州政府的他們卻炮轟中央政府報復心態之重和“Buruk Ciku”。林冠英辯稱他不曾反對外環公路。

來看行動黨當年如何的反對興建外環公路:2002年11月羅興強在檳州議會動議展延興建外環公路;行動黨2005年代表大會通過議案反對興建檳島和北海外環公路;2007年黃偉益指行動黨反對外環公路因它不能解決交通問題;2008年3月6日行動黨23名國州候選人在舊關仔角發表競選宣言,拒絕聯邦政府通過任何不利的決定,其中有檳島外環公路。候選人宣誓大會,林冠英不會不是其中一人吧,否則怎會有他今天舉手自薦的首長位子坐呢?

2008年5月,林冠英終於講真話了。他說檳島交通阻塞問題已嚴重,外環公路計劃則是其中一項解決此困境的步驟之一,也是一勞永逸解決的方案。瞧,這就是行動黨的本色了,那些年,他們只為反對而反對。

檳州的人口和車輛比例分別之大,我們除了要感嘆基建發展趕不上有車族激增的步伐,更多時候那些做官的,是不是更應該認真落實改善交通系統的方案呢。千萬別推說144萬人口和147註冊車輛是前朝的,只有6萬人口和73萬註冊車輛是你們新政府的。

在此給大家一個溫馨提醒:今天是214情人節,與佳人有約者請提前出門,不然塞在車龍中,搞到約會遲到惹怒了佳人破壞了浪漫氣氛則不得了囉。祝大家“情人節快樂,別困在車龍中”。#

Tuesday, February 7, 2012

做你該做的

新春期間和友人的聚會,我常常被眾人追問著“什麼時候大選?”我沒有答案給大家,朋友們總是半信半疑,覺得我這個在政黨工作的,沒有可能一點的“天機”也收不到。

做我們這行的,何時大選,確實無法理出一個所以然來,否則就沒有了當年308時,前首相敦阿都拉本來在2月12日說他不會在13日宣佈解散國會,但隔天老人家又突如其來的給國人一個大驚喜、措手不及的頭條新聞了。

對於大選的良辰吉日,某種程度上,可形容是“靠猜”的,但也絕不是亂亂猜啦。我們得留意各方面的分析啦、報告啦之類的,尤其是民調、經濟趨勢、一國之首的大小動作或跡象等等。

正因為“什麼時候大選”似遠又近要來不來的,搞到許多有直接被大選工作牽連的人懊惱得很。“首當其衝”的這些人包括了現任議員啦、准候選人啦、爭取出線成為候選人的啦、各政黨的大選兵團啦,當然還有新聞從業員。

做記者的,在大選前的時刻最為煎熬,尤其是想出國旅行的,看到“紅鳥”的廉價機票但又不敢安排假期,擔心一買了機票分分鐘要飛的時候卻變了一紙廢票。

做助理時,曾經一場308大選忙得天昏地暗、精疲力竭的,導致我忽略了大學作業,沒準時把功課給交上,最後只好選擇停學一個學期,避免考試不好影響整體學分。

對於那些做YB的、准候選人以及很恨做YB的更甭說了,像這樣大選來不來的敏感期,無疑是一個身負重任、最後衝刺的時候。因此,報導指素有環保議員之美譽的丹絨武雅區鄭雨周州議員,取消了他那長達5個月半的倫敦鐵馬行,眾人其實沒必要給他贊美的話,因為這是他的責任和應該做的。都說了,現實和理想是兩回事。

後308,在眾多素質褒貶的海嘯議員當中,我看到了鄭雨周的誠懇和努力,尤其是他身體力行推動環保工作。他那張推船踩入爛泥濘中種紅樹的照片,值得加分。還有,他常關注山坡高樓發展不惜與發展商對峙的新聞(傳言指他因此來屆大選沒得上征了)……無時無時刻與人民共進退,這就對了。

友人常跟我比較迫切和重要(urgent and important)的分別。我想,大家都懂。誰都好,做你該做的吧!#